差傳之聲2024年第二號3-2 宣教故事 從雲南到泰北 -傈僳族傳道人曹挪亞感恩記述

 


我的祖先是世代居住在雲南山裡的傈僳族,有一天,有一些外國人來到家鄉的村莊,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傳耶穌的傳教士,因此,我們村莊上許多人開始可以讀書、識字、認識耶穌,並且歸信於主。我的爺爺就是和OMF富能仁宣教士學習聖經,後來遇到戰亂逼迫,西方宣教士們就帶著我爸爸到緬甸,幾年後再到泰國北部。他們在泰國北部回海建立教會,爸爸和另外的華人傳道人一起和西方宣教士學習牧養。幾年後,宣教士必須回母國,父親和朋友就繼續在泰北牧會。

父母生了八個小孩,從小家裡貧困,我的三位哥哥姐姐年幼時就安息,在那個年代,孩子能活下來就已經很厲害了,是沒辦法想到讀書這件事,我到了10歲才能到基督教小學讀一年級,而且這還是OMF宣教士幫忙安排,我們才能有機會免費去讀書。13歲時,父親安息,由母親照顧我們,小學畢業後就沒辦法繼續升學,中學是要到我服事很多年後,才有機會能在職進修完成的。16歲時,爸爸的同工黃廷貴傳道接我和他一起住,和他學習如何事奉,每天一起靈修、讀經,跟著他一起挨家挨戶的探訪、傳福音。

在永泰教會和宣教士一起事奉


兩年後,有人告訴我,永泰有一位從台灣來的老師,經過十二區會牧者的介紹下,我到永泰和王季雄宣教士一起配搭學習事奉,那一年我19歲。跟著王宣教士學習聖經及中文,永泰有佤族人,我幫忙王宣教士翻譯,陪同一起探訪、家庭禮拜,我們還要帶族人下山去醫院看病。三年後,在他鼓勵下,我到帕腰泰文神學院讀書三年,第四年回永泰禮拜堂實習。

牽手一生事奉主


結婚禮拜

畢業後,我先回故鄉回海牧會三年,之後到回海的山上象山牧會,這兩間都是傈僳族的教會,但象山有不少阿卡族,因為當時教會是唯一可以讀書的地方,他們也會來教會學習。那個年代女孩是不能讀書的,在象山我遇見了來學習的一位阿卡姑娘,和兄弟姊妹一起來教會學習傈僳語及聖經,她很乖,很認真學習,也受洗成為基督徒。後來,這位阿卡姑娘就成了我的妻子,香梅師母,往後我們一起事奉,奔走天路。之後又下山到回海牧會4年,永泰教會因著王宣教士夫婦到佤邦事奉,黃鍠岳宣教士夫婦前往湄占辦學生中心,我再度回到永泰禮拜堂事奉七年。後來,一位馬來西亞宣教士看到山上孩子到城裡就學的困難,和我一起成立了福樂園學生中心,讓山上的孩子可以在城裡住,也方便上學,當時學生中心有20-30位學生。

在永泰證道事奉

和宣教士一起事奉


台灣地方教會聯合差傳協會在泰北湄占建立教會,2010年邀請我們夫婦一起同工,我們開始方舟之家學生中心事工,培育山區的孩子能到山下來繼續受教育,並且培育國度人才。除了學生中心的事工,也與台灣的宣教士們一起同工,團隊分工事奉在湄占地區的人。也謝謝差會及台灣教會、肢體們的幫助,讓我們可以買地建立方舟之家,讓學生們有更好的環境來生活及讀書。並多年來的支持,讓學生們能無憂的讀書。

全家一起事奉

與台灣同工一起事奉


今年屆齡退休,回首服事的這40多年,真的只有感謝神。神差派宣教士到偏遠的山區,向我的爺爺傳福音,戰亂時宣教士帶爸爸離開家鄉輾轉來到泰北,家中貧困我在宣教士安排下能去讀書,之後跟幾位傳道人學習中文和聖經,讀完神學院後能在教會事奉,並賜給我一位溫柔的太太,生下三個孩子。藉著差會,我也能幫助山上貧困的孩子受教育。我常常和學生說:要把握能學習的機會,把握能在教會學習事奉的機會。我這一路走來都是神的恩典,父母沒辦法做什麼,我唯一可以走的就是神的路,神一定幫助我們。我的教育程度不高,但神讓我的弟弟妹妹們都有很高的教育,而且也都在教會裡事奉神,我們家充滿了神的恩典,忠心事奉神,祂必顧念。

與方舟之家的孩子合影


請為我退休後的生活禱告,在我能力範圍內,仍會在教會配搭事奉,也求神保守我們有健康的身體持續事奉神。我的三個孩子分別在三個地方,也求神保守他們能持續在主裡成長,一生都不離開神。